发布时间:2023-09-20 07:00:05 文章作者:知网小编 www.bear18.com
第六种行为是图像剽窃(Image plagiarism),即使用他人的图片或视频但没有得到许可或加以引用。 学术剽窃的后果就是断送自己以及相关人员的学术生涯。 现在这个时代的学术圈,凭借一个名字就能把一个人查个底朝天。
根据学术界的通行规则,剽窃、造假、一稿多投等均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不知出于何种动机,主要以贺海波为第一作者的这批涉嫌学术不端的论文,署名形式不断变换。 以李连达为例,他的名字出现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就有下列多种拼写法:Lianda Li、Lian-Da Li、Lian 、LIAN-DA LI、Li LD等,包括他的课题组实验室主任吴理茂博士在内的研究人员,署名形式也都与此相似。 一位熟知内情的学者认为,如果来自同一课题组的学术论文存在编造实验数据或者将一次实验复制到多个论文中,那么,只有将这些论文全部检索出来进行比对才能发现问题。 而使用这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署名,可以躲避在Pubmed (世界最大的美国国立图书馆科学论文数据库)上的检索。
抄袭主要指抄袭者将被抄袭者的文字,不加修改地移入自己的论著,并当作自己的成果发表;剽窃主要指剽窃者将被剽窃者的文字或学术观点,经过改造后移入自己的 论著 ,并当作自己的成果 发表 。 抄袭是公开的,剽窃是偷偷的、暗地里的。 就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惩治学术不端行为, 教育部 在2009年3月19日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 通知指出,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广大教学科研人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潜心研究、献身科学、积极进取、锐意创新,体现了崇高师德,树立了良好学术风气,为教学科研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发生在少数人身上的学术不端行为,败坏了学术风气,损害了学校和教师队伍形象,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绝不姑息。 七、是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 知乎 搞清什么是学术不端行为? 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七种表现形式: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重复发表论文、学术论文质量降低和育人的不负责任、学术评审和项目申报中突出个人利益、过分追求名利和助长浮躁之风。 在中国著名生命科学家邹承鲁看来:在 学术不端行为 还应包括伪造学历和工作经历、贬低前人成果、自我夸张宣传、一稿多投、在自己并无贡献的论文上署名、为商业广告作不符合实际的宣传等。